另类视角中的古典园林

来源:美术报

  北宋画家郭煕《林泉高致》中所言:“真山水之云气,四时不同:春融怡,夏蓊郁,秋疏薄,冬黯淡。画见其大象而不为斩刻之形,则云气之态度活矣。”明末造园家计成的《园冶》提到:“奇亭巧榭,构分红紫之丛;层阁重楼,出云霄之上;隐现无穷之态,招摇不尽之春。”《释名》云:榭者,藉也。藉景而成者也。或水边,或花畔,制亦随态。可见“姿态”这个概念在绘画和园林中都起到重要作用,不仅如此,在文学、书法、戏曲等领域也有体现,这也就意味着它具有一种融通性。本期从园林建筑观察的视角,来探析何为“姿态”,江南古典园林中的坐具有着怎样的面貌,承载着什么含义?园林中的古人坐什么?怎么坐?南北方的“坐歇之处”有何不同?本期一道来游园说“坐”。

  宋懋晋   寄畅园五十景(局部)

  游园说“坐”

  ■徐惠林

  松雪斋、大雅堂、集芳园、晓清阁、题山楼……莲花庄乃昔年赵孟頫别业,后合并清末藏书家陆心源私家花园——潜园(始建于清光绪初年,位于浙江湖州,与莲花庄同园而筑)。作为占地一百十二亩的江南著名园林,它根据特定地形布局,以山石、水体、植物、建筑组成画面,计有白萍春晓、云影清音、松泉印月、鸥波荷香、红蓼花疏等十景。游览其间,满园景色、四时各异,移步换景、品味不竭,而歇坐处也不少。鸥波亭前,可驻观秋水荡漾;中区廊桥曰“映带桥”,沿廊皆可坐,边休憩边欣赏橱窗内历代字帖石刻。其它,大雅堂前的长椅、石凳,东区南面凉亭的三面临水座、水榭里的美人靠……总有一个“位置”等着你。

  南宋 佚名 小庭婴戏图 绢本设色 册页

  26x25cm  故宫博物院藏

  两次去北京的颐和园,穿行万寿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间的那条728米长廊,观赏穹顶与廊间枋梁上的彩画,琳琅缤纷、美不胜收。累了,坊柱间的“横档”皆可坐。歇息其间,你会遥想当年慈禧太后等雅坐紫檀束腰托泥雕花圈椅(皇宫椅)上,正大戏楼看戏,太监宫女们不时提拎食盒匆匆去返,不敢此处一稍歇坐,或有那年事很高的朝臣,战战兢兢,复命后路过廊下,才立定片刻,一坐喘息。

  南宋  刘松年  十八学士图(局部)  绢本设色 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
  北京颐和园内的长廊

  蕴藉着江南之精魂

  中国古典园林,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。其造园手法迄今仍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,有誉“世界园林之母”。明清以来,北京的皇家园林,实乃江南园林之“放大版”,基本是仿苏杭的,再因地域放大用材与加重色彩。从高中开始,每次去苏州游览园林,心底总会升腾一笼古典幽梦,光华流金,丝缕不绝。沧浪亭、狮子林、拙政园、留园,宋元明清四朝代表,蕴藉着江南之精魂与人文血脉。

  苏州 南石皮记

  拙政园里虽总是游人如织,但盘桓中不致过分劳累,一因美景养眼、胜文怡情,二者离不开其有诸多坐歇之处。远香堂旁边,有座廊桥飞跨池上——当年造园时巧作,“实用”地沟通了两岸,廊桥本身又构成了一个独特景致,它有个漂亮的名字“小飞虹”。廊桥在江南园林中鲜见,它由此成为拙政园的经典景观。廊沿的横档,构建稳固着桥梁,其内侧还有座位、“坐具”。

  坐其上,你慢慢巡看池面与两岸美景,一框框,就如卞之琳《断章》中的诗句:“你站在桥上看风景,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。”荷柳装饰了你的赏眼,你装饰了他人的镜头。拙政园里,“美人靠”更适合恋人们一坐。园内多处有美人靠,如藕香榭外面就环绕一圈。美人靠也叫飞来椅、吴王靠,学名鹅颈椅,是一种下设条凳,上连靠栏的木制建筑,因向外探出的靠背弯曲似鹅颈,故名。其优雅曼妙的曲线设计,合乎人体轮廓,靠坐着十分舒适。通常建于回廊或亭阁围槛的临水一侧,除休憩之外,更兼得凌波倒影之趣。

  拙政园“藕香榭”前的美人靠

  苏州 拙政园

  拙政园里的廊桥“小飞虹”

  在京津画派徐操、陈少梅的仕女画里,美人靠上多是闺思的富贵家小姐,今日,王谢燕飞寻常家。如若你经过紧邻京杭大运河的浙北古街荻港,会看到村姑们倚坐外巷埭的一排排美人靠,闲观河水直下,船只往来,芦花摇曳一种时光飞逝中的野逸之美。

  苏州 紫云山房

  古典园林的石制坐具

  园林中的户外坐具,还有石凳、石墩、石条凳、石椅等。墩在汉代已经出现,最早时多用竹藤制成。因其不仅用于室内,更用于室外,故传世实物石制的或瓷制的比木制的要多。北宋《文会图》中,诸文士的坐具皆为藤墩;《十八学士图》“观画”一帧,园林中学士所用坐具有榻、玫瑰椅、藤墩。在苏汉臣《秋庭婴戏图》中,一大一小两个儿童正在庭院玩耍,其中的两张黑漆坐墩,雕花精美、一目了然。

  北宋  赵佶  文会图  绢本设色  立轴

  184.4×123.9cm 台北故宫博物藏

  北宋   苏汉臣   秋庭婴戏图 (局部)

  今,江南古典园林遗存如南京瞻园、苏州留园、无锡寄畅园、常州约园、扬州个园……户外多有若干石凳、石桌、石条凳。其量、类的多少,摆放的形式形态,均据园林面积的大小、区位、采光、风向等因素而定,也考虑可能入园的人数规模。一般会以直线、直角、曲线等方式,石质树池坐凳、单独石凳、木质长条坐凳、木质座椅、石桌配石凳等形态,排布在园林的不同方位。夏季里,园林主人伴少量宾朋,邀坐石凳抚石桌品茗、弹琴、对弈都非常舒服,石桌一般做成独柱,便于客友落脚。而人员较多的书画雅集、宴饮如在园林中进行,就会从建筑厅堂内搬来木质桌椅,其中的坐具可有交椅、太师椅、官帽椅、圈椅、扶手椅、灯挂椅、靠背椅,及方凳、秀墩、交杌等。

  苏州 南石皮记

  石凳,以秀墩为主,条凳相对“不上档次”。早在五代的《韩熙载夜宴图》里,你就能会到石制坐墩。石墩造型基本仿历代木构家具,也分南北两派,南派与苏工家具类似,太湖石为上选,上下雕鼓钉纹,两边或四边雕兽头,追求简洁又不失威仪。

  苏州园林的元代石墩与元代木构家具类似,老虎腿下面藏兽,有狮虎,非常威猛霸气,也有兔子等瑞兽。北方主要是皇家园林,绣墩雕凿非常考究,汉白玉为上选,仿木结构绣墩上盖锦缎的纹饰最为常见,非常有明清江南织造局贡品的味道,其他还有一些仿青铜器或西洋家具的样式。此外,北方绣墩还有须弥座式;前朝石础在园林中也用作石凳。

  五代  顾闳中  韩熙载夜宴图(局部)

  苏州古城 天平山 

  如果说石质坐具多散于园林之中,则木质家具多集中在园林最主要的建筑物——厅堂之中。中国古建用材分阴阳五行,总体是阳宅用木材,阴宅用石头;室内用木材,室外用石头。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陈从周的《说园》就提了阴阳,即室外的匾额用砖石,室内匾额用木竹。厅堂常为全园的布局中心、众景汇聚之所,造型高大、空间宽敞、装修精美、陈设富丽,众多的硬木家具包括坐具布置其内。

  杭州 西溪无界

  杭州 西溪无界

  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

  厅堂内的坐具,坐与位,不但占据着物质空间,也是构建尊卑之别、长幼之序、进退之礼的精神体制,是时代与文化的承载体。庙堂与江湖、室内与室外,应该是阴阳互补,对立统一,这也是中国哲学与美学的基础。园林随形,游园随性,乃放旷之地,室外应是宽松的、自在的,回归自然与人性本来。

  杭州 西溪无界

  皇家园林,于皇上自己,就是庙堂严肃后的轻松悠闲,乾隆帝甚至给自己营造了一个终极“逃脱现实”之地三希堂,但同时,因可能与后宫与朝臣聚集在园林内,他是皇上的特殊身份也只能、也必须体现文化赋予的至尊,独坐、高坐、面南而坐、搬来龙椅坐。不过这种园林符号也只“独一份”,更多的园林是私家的、文人士大夫参与修造的,体现着财富、身份、匠心,政治层面相对弱化,私密性、舒适度、情趣性等更强调。

来源:新浪收藏网

网络转载免责声明:以上文章源于网络,更多的是为大家传递最新收藏信息之用,所转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具体内容仍需浏览者自己核实其真实性,文章内容仅供大家参考!如有侵权请直接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删除。

  苏州 网师园 

  自周朝开始,以山水为主的中国古典园林,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,熔铸造就出三重更高境界:“治世境界、神仙境界、自然境界”。今日,中国现代园林建筑在使用功能上与古代园林建筑已有很大不同,公园已取代过去的私园成为主要园林形式。园林建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园、风景区、城市绿地、宾馆庭园乃至机关、工厂之中。但人们有时也不妨到遗存的古典园林走走游游,在观美景赏古件中放松身心,同时,也进一步加深认识、感受一番中国古典艺术,汲纳文化符号、融注文化基因,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。

新闻公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