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项目

 

收藏文化进社区及民间收藏文化知识讲座活动

 

时间:2020年5月25日至2020年6月10日

 

地点:福田区上步中路1001号深圳科技大厦西门一楼

 

展览介绍: 

雕漆、景泰蓝传承展

 

展览照片

 

为广泛向社区居民提供普及文物保护意识、艺术品收藏知识和文物鉴定技能等方面的服务,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由深圳市收藏协会主办的“收藏文化进社区及民间收藏文化知识讲座活动”项目常年进行一系列传统文化宣传活动,通过展览各类别收藏品的真品、精品,同时辅助在现场进行免费知识讲座以及免费文物鉴定活动,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会上假文物泛滥、伪专家盛行的危害,提高了市民文化素养和城市文化品位,提高了全民素质。

雕漆,是中国已有7000年历史的漆器的一个分支,发轫与唐代,成熟于宋代,承续于元代,兴旺于明代,鼎盛于清代,迄今已有1400余年。以红色为原色,兼有绿、黄、黑漆,因此又称为剔红、剔黑、剔绿,剔彩,剔犀。

漆不离胎,胎不离漆。雕刻艺术,就是将以漆树自然生成的大漆调制后,在胎体上髹涂,少则七八十层,多则一两百层,直到在胎体上髹涂出相当厚度,方始进入雕刻阶段。雕漆的关键在于雕刻,在漆层尚有一定软度时,雕刻出山水、人物、花草等浮纹饰。

一件雕刻艺术品的产生,至少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。因此,从某种意义上讲,雕漆之美,雕漆之价,在于时间,在于附着在时间上的智慧、创造和辛劳。而雕刻艺术品一经完成,则是时间愈久,愈见其光泽苍劲沉稳,绚烂夺目,历久弥新。

雕漆艺术,产生于民间。但是一经产生,就以其鲜明的民族特性,浓郁的宫廷色彩,灿烂的艺术风格,独特的表现形式,成为帝王之家和王公贵族享用把玩的器物。

关于景泰蓝的起源,民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,元朝初年,皇宫失火,金銮殿与众奇珍异宝烧成了一片灰烬。但废墟中多出了一件色彩斑斓晶莹闪耀的宝瓶。群臣惊讶,献给皇帝,说是上天所赐。皇上得到此物爱不释手,当即传下一道圣旨,调集京城所有能工巧匠,限期三月仿造,如若不然,全部杀头。圣旨一下,可忙坏了京城里九九八十一家手工坊的工匠们。大家百思不得其解,不能参透这上天所赐的工艺。最后只能求助于京城第一名匠“巧手李”,传说他是女娲后人,因其善做奇巧工艺,才被人们誉为“巧手李”。不久,“巧手李”称女娲娘娘身披霞衣、脚踏祥云给其托梦云:“宝瓶如花放光彩,全凭巧手把花栽,不得白芨花不开,不经八卦蝶难来,不受水浸石磨苦,哪能留得春常在。”“巧手李”参透此梦,原来皇宫大火,金銮殿里宝石金银烧熔在一起形成此瓶。并下圣旨,不论“巧天工” 制作多少宝瓶,均归皇宫所有,因为这种珍品是皇宫里一场大火烧出来的,于是人们都称其为“奇宝烧”。因为常人没有资格拥有“奇宝烧”,所以这种艺术成为了宫廷艺术。到了明景泰年间,工艺水平到达顶峰。由于产品又大多以孔雀蓝为主,所以人们就把这种工艺品叫作景泰蓝。这个称呼后来就一直沿用至今。

雕漆和景泰蓝就像中国工艺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,复杂的工艺、繁缛的纹饰造就了他们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,也因此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。本次“雕漆、景泰蓝”传承展共展出雕漆30套,景泰蓝16套,文创品2套。年代包括清代、民国、建国时期、创汇期乃至现代,观此展,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时期雕漆和景泰蓝工艺的传承与发展。现场还放置了山寨和高仿品,方便大家对比真品赝品的区别,提升辨识水平。

查看更多